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同治回乱时曾遭逆贼白彦虎焚毁,所幸未及逐窟捣毁历代佛龛造像,这一人类文化瑰宝是才得以侥幸存世。
伊斯兰教为一神教,认主独一,严禁多神崇拜;并且认为万物只可由真主创造,任何偶像崇拜均为以物配主,因此严禁偶像崇拜,所以但凡其占据之地,多神教的佛教徒与佛造像几乎均难逃灭顶之灾。
伊斯兰教对于莫高窟的破坏,开始于明代。1994年第1期《史学集刊》刊有今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贾俊霞教授《明清时代的敦煌》一文,援引地方文献记载:「明时,回人蹂躏,佛像毁坏」,莫高窟一片萧条:「问禅无僧侣,稽首冷香烟。字落残碑在,丛深蔓草缠。」
清代平定准噶尔乱后,西北地区渐趋平定,佛教信徒麕聚瓜州、沙州,重建庙宇,再塑金身,莫高窟烟火重燃,渐趋繁盛。
然至同治回乱,「回人蹂躏」之事,再度重演,莫高窟险遭万劫不复之灾。
同治十年,在董志塬巢穴盘踞的白彦虎匪部,因被我左文襄公大军围剿,溃出祁连山扁都口,劫掠甘州、临泽、高台,复窜肃州,劫掠金塔。夏,白彦虎匪部扑进安西,与马长顺匪部合股,窜入敦煌。
敦煌官兵绅民同仇敌忾,据城守堡,齐心御匪。驻军统领李天和、胡飞、参将赵得魁、乡绅团首雷起瀛、习登瀛等多次率兵勇团练与白彦虎匪部激战于秦安坊、秦州坊、庄浪坊、新店坊等地,并于习家堡击毙白彦虎之弟白小虎,力保敦煌有利战局。是役,兵勇团练消耗口粮三万余斤,均由习家堡团首、举人习登瀛一人捐助,军民一心,于此可见一斑。习家至今保存有当时百姓感念其功而赠送的木质楹联:
锦堂映日祥集千秋,华构凌云庆衍五福。正是敦煌县属境内城堡一心御敌,使得白彦虎匪部未能有效占据敦煌,粮草无着,只有四乡劫掠。逆匪窜至莫高窟,即是多神教徒们的偶像崇拜之地,又有对于敦煌百姓的满腔仇恨,这处传承千载的佛教文化集大成之地的下场可想而知。 今敦煌莫高窟第146窟甬道南侧壁上嵌有一方民国五年《重修千佛洞宝贝佛殿功德碑记》木碑——敦煌民间称此碑为「同治回乱碑」,记载有莫高窟(千佛洞)入清以后的繁盛与同治年间遭焚之事:
敦煌之有千佛洞,由来久矣。稽诸邑乘,证诸父老,亦莫详其所自始、述其所以来也。历观古碣,惟唐为盛。自前清定鼎以来,洞宇如旧,佛像犹新,级有三层,像约万数。洞各千佛,实不止千,不过总其成数而已。每年四月八日,相传为浴佛会,邑之士女邀福酬愿者,络驿不绝。诚为一邑之胜境焉。迨同治年间花门变起,遂将佛龛半付灰烬,令人有不忍目睹之状。想来惊心! 侥幸当时白彦虎匪部未能攻克敦煌县城,四处掠食,又要提防我敦煌军民的四出剿击,不胜惶恐,因此于莫高窟只是匆忙火焚,没有进入洞窟逐一捣毁佛龛造像。 然而即便如此,白彦虎匪部仍然给莫高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木构建筑不提,从《敦煌莫高窟殿堂遗址》一书中的记载可知,莫高窟的许多洞窟在考古发掘时均发现火焚破坏痕迹,比如第130窟之南大像窟,甬道两侧佛龛内均有被焚毁的西夏佛造像遗迹。2004年维修窟顶上部窟檐,又在被焚毁的殿堂中央发现有焚后孑遗的木佛床,可知当时白彦虎匪部对莫高窟的纵火焚烧,自底部至顶部,火势之烈,仇恨之深,想来惊心! 第130窟甬道南龛被烧毁的塑像第130窟甬道南龛被烧毁的塑像 第130窟顶被烧毁的佛殿第130窟顶被烧毁的佛殿 第130窟顶发掘残存的木佛床边饰第130窟顶发掘残存的木佛床边饰 (图片及相关考古证据参考并转引自敦煌研究院孙毅华先生《波映重阁今何在——莫高窟南区窟檐遗迹调查》一文) 蹂躏敦煌,焚毁莫高窟之后,恶贯满盈的白彦虎及其残部逃窜新疆,投靠「中亚屠夫」阿古柏,屠戮新疆,分裂中国,直到被我左文襄公彻底击溃,窜入沙皇俄国,「成为被打断脊梁的乏走狗」,不时骚扰我国边疆,几年后怀抱着「打回西安叩城门」的妄想结束了其罪恶的一生。 如今的敦煌,已经成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瑰宝,爱之惜之,倾心全部心血保护之。这是莫高窟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但是居安思危,那些妄图破坏与她类似的人类文化珠宝的人仍然大量存在,并在世界其他地区重复着白彦虎曾经犯下的罪恶。 愿这样的罪恶永远不要再加诸莫高窟。 胡成 2018.04.27 写于听闻西北师范大学组织白彦虎后代叩击西安城门与敦煌新建阿拉伯式清真寺竣工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