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古时代走来的汉族传统服饰

HIGHT2025 史海奇谭 2,653 次浏览 , , 没有评论

说起汉族传统服饰的大功臣,非黄帝、胡曹或伯余莫属了。

 

“胡曹作衣”、“胡曹作冕”、“伯余制衣裳”,这是《吕氏春秋》、《世本》等古书中的记载。

 

胡曹,传说是黄帝的臣子,衣服的发明者,种花家历史上第一个制衣专家。

 

伯余,同样是黄帝时期人,也是黄帝的臣子,华夏民族最早制作衣裳的人。《淮南子·泛论训》中说:“伯余之初作衣也,緂麻索缕,手经指挂,其成犹网罗”。

 

胡曹或伯余是最早制作衣服的人,并不是说在他们之前,我们的祖先就没有衣服穿,事实上以兽皮为材料的“原始服饰”,很可能早就自成产业。我们所说的,是指历史发展到这里,做为服装材料的纺织品问世了,从上文《淮南子》中,就可以看出当时已经用麻作衣服了。

 

西安半坡遗址、吴县草鞋山遗址出土的一些麻布、罗纹葛布,都说明当时人们大量穿戴葛麻质料的服装。同时,更为高档的丝织衣服,也闪亮登场。

 

黄帝的元妃嫘祖,就是养蚕制丝的发明人。那么黄帝呢?怎么看好像也没黄帝啥事啊。

 

唔,大家要有大局观,若不是黄帝领导有方,怎么会有那么伟大的服饰出现?再说上古时代的发明创造,哪样不是三皇五帝的功劳?

 

因此《易・系辞下》和《尚书大传・略说》等书中,虽然有“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黄帝始……垂衣裳”之类的描述,我认为这里的“黄帝”,是指黄帝统治天下的时代,而非黄帝发明了衣服。

 

黄帝等人是原始社会的部落长、大巫师,用“垂”字描述他们的衣裳,应该还有人性宽博,示天下以礼,无为而治的意思在里面。

 

再结合文中的“盖取诸乾坤”,可以看出黄帝时代的服饰,不仅仅有了上衣下裳(华夏先民进入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之分,它还跳出了服饰最初的遮羞取暖等实用性功能,和天尊地卑等联系在一起,在为政治服务,成为不同人群社会地位的象征了。

 

夏、商、西周,中国奴隶社会兴盛发达,区分等级的上衣下裳形制、冠服制度以及服章制度,都是在这一时期逐步确立起来的。

 

商代纺织技术进步,丝麻织物已经占据重要地位,精细的薄绸和提花几何纹的锦、绮等,都被人们给造了出来,贵族和奴隶主们,往往一身华丽光鲜。

 

商代的衣着通常是上衣下裳制,一般小袖,衣长大多在膝盖上下,腹前还会垂一条各种图样的“蔽膝”(围裙)。“蔽膝”是古代奴隶社会权威的象征,并用不同的质料、色泽花纹,来区分各人等级。

 

西周时确立了等级制度,也出现了“非其人不得服其服”的冠服制度。种花家的冠服制度,其实是夏商时期初建,在周代完善,到春秋战国之交,已被纳入礼制了。

 

礼制,德治梦想的具体化,指通过礼仪定式与礼制规范,塑造人们的行为与思想;通过法律的惩罚,维护礼法的绝对权威。

 

礼制中最拉风的服饰,要属《尚书·益稷》中所载的十二章服了。

 

章服,以图案为等级标志的礼服。别和服章搞混了,服章是古代表示官阶身份的服饰。

 

十二章服,封建历代帝王传承的冕服,上有日、月、星辰、山、龙等12种极具象征意义的图文。章服制度,起源于西周或更早,延用到清帝逊位、袁世凯复辟称帝。

 

 

威不威风,霸不霸气?!

 

回到西周的服饰上,它重大意义在于不但上衣下裳分明,奠定了种花家服饰的基本形制,还使“衣裳”两字,成为服饰的通称。

 

西周人穿的衣服,比商代的宽松,大多长度过膝,衣袖有大有小,衣领样式通用交领右衽,腰间用丝带系束,还出现了长大宽博式样。像西周贵族等占有大量奴隶的统治阶层,因为不事生产,就喜欢穿着宽大阔绰的衣服,来刻意显摆身份。

 

春秋战国是个很特别的时期。别看那时候周王室已然大权旁落,种花家的大小诸侯为抢地盘打成了一锅粥,但那时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年代,不仅指人们的思想等上层建筑,还包括纺织材料、服装剪裁和装饰工艺在内的各种手工业,都呈现百花齐放之姿。

 

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深衣服式,就是那时候发明的。

 

深衣,就是把上衣﹑下裳分开裁剪,再缝合到一起,使身体深藏不露,显得雍容典雅的一种服饰。

 

深衣男女通用,汉代以来的朝服绛纱袍也是深衣制,唐代朝服、祭服的中衣为深衣,深衣是汉代以来的女性大礼服。还有广义的说法,所有符合“被体深邃”特点的汉族传统服饰,都属于深衣概念。

 

春秋战国时,衣、裳连在一起的服装,也可以看作是深衣的变式。

 

下图湖南长沙仰天楚墓出土的彩绘木佣,就穿着一种变化形式的深衣,据说这类服饰剪裁缝纫技巧考究,涉及到人体活动较大的部位,都斜向开料。但我觉得裹得跟粽子似的,行动真能方便?

 

 

这一时期还发生了一件有关服饰的大事,就是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推行的胡服骑射。

 

所谓胡服,是指当时“胡人”的服饰。“胡人”大多是马背上的民族,这点也反映在他们的服饰上。衣长齐膝,腰束郭洛带,用带钩,穿靴子,便于骑射活动,这是胡服的主要特征。

 

湖北江陵马山楚墓出土的实物,和山西侯马出土的人形陶范都表明,胡服对当时的华夏服饰,已经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秦汉时沿袭深衣形式,但等级差别十分明显,冠服已从因袭旧制,发展为区分等级的基本标志。这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纺织技术的提高,深衣已经有了新的发展,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女子深衣,是西汉时最典型最精美的女子深衣。

 

魏晋南北朝社会动荡,种花家打了三百多年的仗,皇帝都朝不保夕,走马灯似的换个不停,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社会财力窘困的结果,就是两汉的冠服制度已经维持不下去了。

 

这一时期很多文人用服巾代替冠帽,褒衣博带成了世俗风尚。

 

随着北方的少数民族南下,民族大融合局面的形成,传统的深衣长袍已然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袴褶渐成主流。

 

圆领对襟,袖子小,衣长不过膝,小口袴,是当时男子的常见服饰。

 

女子则穿襦裙套装。

 

襦裙,一般认为是出现在战国时期、兴起于魏晋南北朝的一种服饰。

 

襦裙是典型的“上衣下裳”衣制,“襦”,即上衣,通常长度较短,长不过膝,下身则叫“裙”,是上身穿短衣和下身束裙的合称。

 

 

襦裙种类繁多,可以根据裙腰高低,领子式样,是否有夹里等来区别,直到明末清朝前,襦裙都是普通百姓的日常穿着服饰,当然是指女性。

 

男性襦裙多称为衣裳。

 

等到了隋唐,种花家由乱世转为盛世,服饰也呈现出空前灿烂的景象。

 

隋唐参照前朝旧制,改革了舆服制度。天子、百官用官服颜色来区分等级,官阶则用不同的花纹来表现。

 

总的来说,隋唐的男子,上层人士穿长袍,官员头戴幞巾,百姓着短衫。

 

这里说一下幞巾。

 

幞巾,就是幞头。幞,软巾的意思,幞头,以巾裹头。

 

幞头之制是北齐搞出来的,隋唐初期定的型。这是一种黑色纱罗做的软胎帽,式样有三、五种。帽子的带子,两条系在帽顶前部,两条垂在脖子后面。到五代时,后垂的两条带子由软变硬,平直分向两边,终于在宋朝变成了展翅漆纱幞巾,又称乌纱帽,这个大家就很熟悉了。

 

至于唐朝的女性,嗯……热情奔放,展现在服装上,就是喜欢争奇斗艳。襦裙在唐代女性中尤其受欢迎,裙腰高系,几乎到腋下。

 

另外各种材质和式样的半臂、披帛等,也是唐代女性的心头好。

 

隋唐社会富裕,因此中上层和殷实之家,多用漂亮的彩锦、丝绸做衣服,平民百姓也有用素色丝绸的,主要还是穿麻布类的便宜织物。

 

宋代的官服,沿袭唐制,但幞头名目繁多,花样百出。

 

宋代的上层人士,喜欢穿着长可掩足的长袍,平民大众的衣服,则变得更短,往往捋袖敞襟,系着裹腿,方便干活。

 

宋代的女性,一改唐朝风气,以瘦为美,服饰因此尽显苗条婀娜之态。

 

元代不足百年,汉官仍为唐式的圆衣领和幞头。

 

明政权建立后,为了消除蒙古族服制的影响,曾力图“悉命复衣冠如唐制”,可惜没能真正实施下去。不过明朝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广种植棉花,普及了棉布,使得普通百姓的衣着,有了不小的改善。

 

明朝又因皇帝姓朱,以朱为正色,明朝官服的式样,沿袭了宋元,却又稍有不同,最大特色就是补子了。

 

补子,一块450公分见方的绸料,上面因官阶不同,绣着不同的花纹,缝在官服的胸前和背后。文官的补子是禽鸟,武将的补子是走兽。

 

 

明代普通百姓的服饰,基本沿袭了旧传统,不过在青年女性中,非常流行一种长身背心,因状似士兵的罩甲,叫马甲。

 

明朝还有两种全国士庶都通用的帽子——四方平定巾和六合一统帽,据说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制定的。六合一统帽后来还有一个很接地气的名字,瓜皮帽。

 

再然后,汉族的传统服饰,嗯,没有然后了。

 

 

作者:乖乖小猫咪儿

发表回复

Go